乙肝一般是指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血清指标检测均为阳性,临床分型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发黄、肝区疼痛、面色发黄等症状。通过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检测,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如果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结果为阳性,通常说明患者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如果出现肝功能受损现象,可以遵医嘱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醋酸龙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和他人共用针具,避免传染。如果出现头晕、面色发黄等症状,可以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