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是人体尿液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范围在5.5-7.5之间。如果检测结果为PH值小于5,则说明尿液呈酸性状态。
1、饮食因素:若患者经常食用含有丰富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会导致体内产生较多的代谢废物,从而导致尿液偏酸性的情况发生。
2、药物影响:部分药物也可能会引起此情况出现,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在服用后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进而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并且还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使尿液中的酸碱度发生变化。
3、泌尿系统感染:由于细菌、病毒等因素侵入了患者的膀胱部位所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急等症状。而当炎症反应发作时,则会刺激到局部黏膜组织使其分泌出较多的酸性物质,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
4、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与遗传、年龄等因素有关。患病以后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使机体无法将摄入的能量转化为葡萄糖,进一步诱发酮症酸中毒的情况发生。此时就会导致尿液呈现弱酸性或酸性状态。
对于单纯性的尿液pH值偏低,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但若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