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得过急性心肌梗死后,病人血压偏低,一般是由于疼痛、饮食不当、使用降压药物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查明病因,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1、疼痛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坏死,心脏收缩力下降,会导致心输出量下降,从而引起血压下降的情况。通常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血压下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患者注意休息,并保持情绪稳定,同时监测血压变化。
2、饮食不当
如果急性心肌梗死后,病人不注意饮食,过量食用含盐量高的食物,如咸菜、酱油等,可能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摄入过多,引起血容量增加,从而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注意饮食调整,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过多含盐量高的食物。
3、使用降压药物
如果急性心肌梗死后,病人使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可能会导致降压药物的药效维持时间较长,从而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建议病人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更换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急性心肌梗死后,病人情绪过于激动、剧烈运动、感染等原因也可能会引起血压下降的情况,建议病人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