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体温36.4°C左右,现在37.1°C一般是正常的。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之内会存在一定的波动,一般不会超过1°C。体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运动、进食、情绪等,如果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所处的环境温度比较高,身体的热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一般不会超过37.3°C。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开窗通风、适当减少衣物等方式改善症状。
2、运动
如果患者平时运动量比较少,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使体内产热增多,从而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会比较短暂,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体温升高的情况。
3、进食
如果患者进食以后,食物会在胃肠道内进行消化和吸收,此时机体会出现生热现象,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在食物消化完成后,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三餐规律,以免引起体温升高的情况。
4、情绪
如果患者处于紧张、激动等情绪中,可能会导致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在患者适当休息后,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
5、排卵期
在排卵期时,身体的雌激素水平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从而导致体温出现升高的现象,一般在排卵期结束后,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
若患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后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