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形状改变不一定是直肠癌,也有可能是痔、肠息肉等疾病导致。
1、直肠癌
直肠癌是指原发于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大便性状、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如便血、腹泻、腹痛等。直肠癌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治疗,如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还可以通过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2、痔
痔是指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充血肿大,主要表现为排便时出血、痔核脱出、肛门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熊胆痔疮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痔单纯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
3、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发生隆起性病变,可能与遗传、年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表面带血、腹痛、腹胀等症状。如果肠息肉比较大,导致梗阻,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排气停止等症状。如果肠息肉比较小,且没有引起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肠息肉引起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除上述原因外,也有可能是肛裂等疾病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