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是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发病机制由于自身免疫性抗体增加,血小板生成障碍或无效生成,破坏消耗增加,分布异常等导致。临床上多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结缔组织疾病,脾功能亢进,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等。
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黏膜、内脏出血为主。化疗是控制肿瘤复发转移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化疗又有很多毒副作用,骨髓抑制就是其中一种。
有研究者通过38例受试者进行临床研究,即治疗组口服维血宁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氨肽素片,每次1·0g,每日3次。若血小板低于20×109/L,出血严重者同时输注血小板。下次化疗前复查血小板计数,评价疗效。
结果发现治疗组显效18例,良效12例,进步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6%;对照组显效12例,良效10例,进步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1%,两组经比较(P<0·05)。
为此证明了维血宁颗粒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明显。
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黏膜、内脏出血为主。化疗是控制肿瘤复发转移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化疗又有很多毒副作用,骨髓抑制就是其中一种。
有研究者通过38例受试者进行临床研究,即治疗组口服维血宁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氨肽素片,每次1·0g,每日3次。若血小板低于20×109/L,出血严重者同时输注血小板。下次化疗前复查血小板计数,评价疗效。
结果发现治疗组显效18例,良效12例,进步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6%;对照组显效12例,良效10例,进步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1%,两组经比较(P<0·05)。
为此证明了维血宁颗粒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