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主要包括急性、亚急性两类,是因急剧而广泛的肝坏死、肝功能严重损害所致的一种危重病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势重、变症多、治疗棘手、死亡率高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对30例重型肝炎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1.病例选择
共30例重型肝炎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甲型5例,乙型21例,甲乙重叠型1例,未分型2例,酒精性肝炎1例;急性14例,亚急性6例,慢性l0例,合并粟粒型肺结核1例,冠心病3例,慢性胃炎3例,胆石症3例,胃溃疡2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肺炎1例,结膜炎1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
2.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加碳水化合物。口服联苯双脂滴丸(每次15mg,每日3次),静脉滴注(静滴)门冬氨酸钾镁(20ml,每日1次)和能量合剂(每日1次),肌肉注射(肌注)胃复安10mg(每日2次)等。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加入质量分数为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采用双盲研究方法给予自拟蒲公英汤,其组成为:蒲公英、茵陈、制大黄、土茯苓、板蓝根、猪苓、苦参,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水煎口服。合并胃肠虚寒者慎用。
3.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特别显著,总有效率为90.0%。无效死亡的3例患者中,1例急性重型乙肝肝昏迷Ⅳ度患者住院2天,抢救无效死亡;1例住院治疗36天无效自动出院后在省级医院治疗20余日死亡;1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后8d死亡。27例有效病例中,ALT下降速度最快,平均每日下降85.63U/L;TBIL下降速度次之,平均每日下降6.62~mol/L;ALB、PT好转速度较慢。共监测了20例患者的AFP,11例阳性,阳性率55%。
中医认为重型肝炎的病机为热毒内陷、湿热蕴结肝胆所致,治法以清热解毒,凉血补阴。故本研究中采用自拟蒲公英汤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促肝细胞生长素可刺激肝细胞增殖和DNA合成而促进肝细胞再生,加速肝细胞修复,恢复肝功能;同时提高肝脏库普弗细胞吞噬功能,防止来自肠道的毒素对肝细胞进一步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不仅对病毒性重型肝炎有效,而且对其他重型肝炎也有效,对合并其他疾病的重型肝炎同样疗效显著,能降低病死率,在基层医疗单位很有推广价值。但在治疗合并症时一定要选择对肝脏无损伤的药物。
1.病例选择
共30例重型肝炎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甲型5例,乙型21例,甲乙重叠型1例,未分型2例,酒精性肝炎1例;急性14例,亚急性6例,慢性l0例,合并粟粒型肺结核1例,冠心病3例,慢性胃炎3例,胆石症3例,胃溃疡2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肺炎1例,结膜炎1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
2.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加碳水化合物。口服联苯双脂滴丸(每次15mg,每日3次),静脉滴注(静滴)门冬氨酸钾镁(20ml,每日1次)和能量合剂(每日1次),肌肉注射(肌注)胃复安10mg(每日2次)等。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加入质量分数为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采用双盲研究方法给予自拟蒲公英汤,其组成为:蒲公英、茵陈、制大黄、土茯苓、板蓝根、猪苓、苦参,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水煎口服。合并胃肠虚寒者慎用。
3.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特别显著,总有效率为90.0%。无效死亡的3例患者中,1例急性重型乙肝肝昏迷Ⅳ度患者住院2天,抢救无效死亡;1例住院治疗36天无效自动出院后在省级医院治疗20余日死亡;1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后8d死亡。27例有效病例中,ALT下降速度最快,平均每日下降85.63U/L;TBIL下降速度次之,平均每日下降6.62~mol/L;ALB、PT好转速度较慢。共监测了20例患者的AFP,11例阳性,阳性率55%。
中医认为重型肝炎的病机为热毒内陷、湿热蕴结肝胆所致,治法以清热解毒,凉血补阴。故本研究中采用自拟蒲公英汤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促肝细胞生长素可刺激肝细胞增殖和DNA合成而促进肝细胞再生,加速肝细胞修复,恢复肝功能;同时提高肝脏库普弗细胞吞噬功能,防止来自肠道的毒素对肝细胞进一步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不仅对病毒性重型肝炎有效,而且对其他重型肝炎也有效,对合并其他疾病的重型肝炎同样疗效显著,能降低病死率,在基层医疗单位很有推广价值。但在治疗合并症时一定要选择对肝脏无损伤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