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长在手部、足部、口腔等位置。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发病高峰年龄为2~5岁,临床特征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和溃疡等症状,还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症状。一般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手足口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手,尽量避免抓挠患处,以免造成皮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