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本文介绍了安替可胶囊配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病例均为胃镜或脱落细胞学证实的鳞癌,共64例,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均为首次治疗,无放疗禁忌,无远处转移,卡氏评分大于60分,能半流质饮食。治疗组30例,对照组34例。两组病例均采用60COγ射线远距离照射,用药组放疗开始之日起,口服安替可胶囊,每日3次,餐后0.5小时服用,至放射结束。
研究结果显示近期疗效用药组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用药组1,2,3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毒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反应差异有显著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一般经对症处理均能缓解。晚期反应如放射性脊髓炎及放射性肺炎均未出现。
食管癌外照射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局部病灶未控或复发,提高局部控制率是今后放射治疗的主要任务。一个好的放射增敏剂,不仅能提高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且本身也具有抗肿瘤作用。安替可胶囊的主要成分是蟾酥和当归,大量的实验室及临床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还可增加放、化疗的效果,在保护免疫器官、提高NK细胞、IL-2的活性以及巨噬细的吞噬功能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
安替可胶囊配合放射治疗肿瘤抑制率高于单纯放疗组。观察结果显示、安替可胶囊对食管癌放射增敏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虽然在增加疗效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症,但反应均较轻多可自行缓解。个别较重者经对症治疗后能继续完成治疗。放疗合用安替可胶囊并不增加正常组织晚期反应。综上所述、安替可胶囊是一种低毒有效的放疗增敏剂,能显著提高食管庙病人放疗的近、远期疗效,其5年生存率是否提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注:本文摘自《肿瘤防治杂志》“安替可合并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一文)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病例均为胃镜或脱落细胞学证实的鳞癌,共64例,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均为首次治疗,无放疗禁忌,无远处转移,卡氏评分大于60分,能半流质饮食。治疗组30例,对照组34例。两组病例均采用60COγ射线远距离照射,用药组放疗开始之日起,口服安替可胶囊,每日3次,餐后0.5小时服用,至放射结束。
研究结果显示近期疗效用药组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用药组1,2,3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毒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反应差异有显著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一般经对症处理均能缓解。晚期反应如放射性脊髓炎及放射性肺炎均未出现。
食管癌外照射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局部病灶未控或复发,提高局部控制率是今后放射治疗的主要任务。一个好的放射增敏剂,不仅能提高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且本身也具有抗肿瘤作用。安替可胶囊的主要成分是蟾酥和当归,大量的实验室及临床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还可增加放、化疗的效果,在保护免疫器官、提高NK细胞、IL-2的活性以及巨噬细的吞噬功能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
安替可胶囊配合放射治疗肿瘤抑制率高于单纯放疗组。观察结果显示、安替可胶囊对食管癌放射增敏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虽然在增加疗效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症,但反应均较轻多可自行缓解。个别较重者经对症治疗后能继续完成治疗。放疗合用安替可胶囊并不增加正常组织晚期反应。综上所述、安替可胶囊是一种低毒有效的放疗增敏剂,能显著提高食管庙病人放疗的近、远期疗效,其5年生存率是否提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注:本文摘自《肿瘤防治杂志》“安替可合并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