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眼睑下垂的临床表现
1.神经原性上睑下垂 此为神经支配缺损的结果。常因:①动眼神经麻痹常合并第Ⅲ颅神经麻痹其他症状;②眼肌麻痹性偏头痛,较少见,其特点为一侧偏头痛后同侧动眼神经 麻痹;③交感神经损伤后发生Horner综合征;④联带运动性睑下垂(Marcus Gunn综合征)。 2.肌原性上睑下垂 为提上睑肌有缺陷所致,如先天性发育不良、重症肌无力、肌萎缩、眼咽肌营养不良以及眼外伤影响提上睑肌收缩功能时均可发生睑下垂。此型睑下垂可分 为轻(1~2mm)、中(3~4mm)重(5~6mm)三种,提上睑肌功能可描述为:良好(>8mm)、尚好(5~7mm)、不良(4mm或更少)。此仅用于先天性睑下垂量的估算,若用于后天性睑下垂等量 的手术矫正常产生过矫现象。
1.神经原性上睑下垂 此为神经支配缺损的结果。常因:①动眼神经麻痹常合并第Ⅲ颅神经麻痹其他症状;②眼肌麻痹性偏头痛,较少见,其特点为一侧偏头痛后同侧动眼神经 麻痹;③交感神经损伤后发生Horner综合征;④联带运动性睑下垂(Marcus Gunn综合征)。 2.肌原性上睑下垂 为提上睑肌有缺陷所致,如先天性发育不良、重症肌无力、肌萎缩、眼咽肌营养不良以及眼外伤影响提上睑肌收缩功能时均可发生睑下垂。此型睑下垂可分 为轻(1~2mm)、中(3~4mm)重(5~6mm)三种,提上睑肌功能可描述为:良好(>8mm)、尚好(5~7mm)、不良(4mm或更少)。此仅用于先天性睑下垂量的估算,若用于后天性睑下垂等量 的手术矫正常产生过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