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身体发抖很有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但也可能与癫痫、低血糖等病理性因素有关。
1、生理性因素
吃饭时身体发抖很有可能是由于吃饭时速度过快,导致大脑短暂性缺血,从而引起身体抖动。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吃饭时要注意细嚼慢咽,不要过快。
2、癫痫
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若患者本身患有癫痫,吃饭时可能会刺激大脑,诱发癫痫发作,从而出现身体抖动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治疗。平时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
3、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浆中葡萄糖水平下降,并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主要与糖摄入不足、糖生成不足、糖消耗过多等原因有关。若患者本身患有低血糖,吃饭时会刺激身体的交感神经,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氢、等药物治疗。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饥过饱,注意休息。
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患者应尽早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检查后,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