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止血后,一般大便1-2天能够恢复正常。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消化自身黏膜,形成局部炎性缺损,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
胃溃疡的患者大便出血,主要是由于溃疡腐蚀胃黏膜的血管,导致胃黏膜的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大便中带血的情况。如果患者溃疡面较小,出血量较少,一般在止血后1-2天,出血的情况会逐渐好转。但如果患者溃疡面较大,且出血量较多,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同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例如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能够促进溃疡愈合,一般在治疗7天后,出血的情况会逐渐好转。
胃溃疡的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以及水果,例如西红柿、香蕉等。另外,患者还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以免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