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性疾患,主要发生于颜面及胸背等处,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疱或结节。出现痤疮的原因可能与体内雄激素分泌量增多有关,增多的雄性激素可使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增多,淤积于毛囊内形成脂肪栓类,影响皮肤分泌物不易排出形成粉刺(Comedo)。在厌氧环境下,原存于毛囊内的粉刺棒状杆菌等大量增生繁殖,产生溶脂酶,分解皮质中的三酸甘油酯,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以后毛囊壁损伤和破裂,淤积的皮脂逸入真皮内,引起毛囊周围炎症形成痤疮。遗传、内分泌障碍、多脂多糖类及刺激性饮食、高温气候及某些化学因素对痤疮的发生和发展亦可引起一定作用。1、痤疮初起多数散在与毛囊一致的约如帽针头大小圆锥形丘疹,正常肤色,有的顶端呈黑色,系皮质氧化所致。用手挤压有乳白色或米黄色脂肪栓塞排出。以后粉刺可发展为脓疱,周围轻度潮红,破溃或吸收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陷性小瘢痕。2、有的痤疮炎症继续发张扩大并深入,成为豌豆至樱桃大小的暗红色坚硬结节,化脓迟缓,自觉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硬结性痤疮(Acne indurata)。有时数个痤疮结节在深部聚集融合,颜色青紫,这种现象称为聚合性痤疮(Acne conglobata)。有的痤疮结节形成兜囊,内含粘稠分泌物压之有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囊肿性痤疮(Acne cystica)。3、痤疮一般多见于青年男女,常伴皮脂溢,青春期过后,大都自然痊愈或减轻。聚合性及囊肿性的常迁延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