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上一般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用于检测血液中有形成分的质与量,还有特殊的免疫功能的指标,布鲁氏杆菌病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
2、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是诊断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方法,可以在患者的血液、尿液、乳汁、伤口等部位提取物进行细菌培养,如果在血液中培养出布鲁氏杆菌,则可以确诊为布鲁氏杆菌病。
3、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是通过抽血化验,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布鲁氏杆菌抗体,如果抗体呈现阳性,则说明患者可能感染了布鲁氏杆菌,此时可以辅助诊断布鲁氏杆菌病。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分子诊断检查等方法进行判断,患者一旦确诊为布鲁氏杆菌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环丙沙星、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卫生,勤洗手,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以免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