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一般指的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是可以治疗的,但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可能是药物性损伤、病毒性感冒、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导致的。
1、药物性损伤
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骨髓抑制,使血小板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建议患者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也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并且要注意营养的摄入,有利于病情恢复。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是长期接触电离辐射,从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退造成的,当患者发病以后,容易导致造血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司坦唑醇片、达那唑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考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除了以上原因以外,也可能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等方法进行判断,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