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吃完奶粉经常吐奶,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幽门梗阻、肠梗阻等原因所致。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且呈水平位,如果在吃奶时过快、过急,则可能会导致出现吐奶的情况。建议在喂奶时注意控制新生儿的吃奶速度,避免过快,在吃完奶后可将新生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能够缓解吐奶的症状。
2、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喂养不当、腹部受凉等原因所致。由于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较弱,如果在喂奶时过量食用奶粉,可能会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从而引起吐奶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会伴有腹胀、腹泻等症状。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进行调理。同时,还可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3、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可能是由于抗反流功能和结构受损、食管清除能力降低等原因所致。由于新生儿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如果在喂奶时过量喂奶,可能会导致出现胃食管反流的情况,从而引起吐奶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会伴有嗳气、恶心等症状。建议家长在喂奶时注意控制新生儿的吃奶速度,避免过量喂奶,以免引起胃食管反流的情况。必要时,还可遵医嘱服用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药物进行治疗。
4、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是由于幽门部位黏膜溃疡而引起,会导致胃内食物不能通过,从而出现呕吐的症状,新生儿还可伴有腹胀、上腹痛等症状。新生儿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还可采取手术治疗。
5、肠梗阻
肠梗阻是由于肠道的内容物排出不畅或无法排出,导致新生儿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还可伴有排便、排气停止等症状。如果是由于肠粘连引起的,可遵医嘱采取保守治疗,比如禁食、胃肠减压等。如果是由于肠道炎症引起的,可遵医嘱采取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除上述常见原因外,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