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引起的咳嗽,在中医上多考虑内伤咳嗽,多由于肺阴亏耗、虚热内灼、肺失宣降等引起的。治疗上可通过针灸、药物等方法辨证调理。
1、针灸治疗
可选择曲池、合谷、太冲、肺俞、风门、天突等穴位。曲池位于肘部,当肱骨外上髁与尺泽穴连线的中点。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约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太冲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风门位于后背,第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天突位于前正中线上,在胸骨上窝凹陷中。
2、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成药如川贝枇杷糖浆、养阴清肺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川贝枇杷糖浆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咽喉肿痛、胸闷胀痛等症状。养阴清肺口服液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等症状。
建议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