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黄疸型肝炎传染途径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黄疸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如共用针头、纹身器械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该疾病由特定的病原体感染肝脏所致,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出现巩膜、皮肤黄染等症状。
黄疸型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细胞损伤为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这些肝炎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其中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粪便排出的病毒污染了水源或者食物后,可引起暴发流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体液等途径传播。黄疸型肝炎的症状通常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热、尿黄、巩膜及皮肤黄染等。
针对黄疸型肝炎的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功能测试,包括ALT、AST、ALP水平检测以及血清胆红素测定。此外,还可进行病毒标志物检测,例如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等,以确定具体的病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对于急性肝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对于慢性肝炎,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护肝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患者应避免摄入可能含有受污染食品或水,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66
2024-02-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