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定量一般是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定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具有抗原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可以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检查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是指通过化学发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方法,测定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浓度,可以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程度和进展情况。一般认为,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小于1MU/ml时,则为阴性,说明没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如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大于1MU/ml,则为阳性,说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可能是急性乙型肝炎引起的,也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急性乙型肝炎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片、拉米夫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如浴巾、牙刷等,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