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等。
症状:
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在患病的当天或第二天开始,患儿的手、足、口等部位会出现皮疹,部分患儿会出现口腔溃疡。此外,还可能伴随发热、食欲不振、咳嗽、流涕、头痛等症状。
治疗: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果患儿出现发热的症状,并且体温超过38.5°C,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口腔黏膜的损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腔溃疡喷剂、冰硼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咳嗽的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小儿止咳糖浆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可在4~5天内痊愈。但如果患儿出现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肢体抖动、心率增快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注意事项:
在患病期间,患儿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儿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以免导致病毒通过粪口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