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和感染风险增加,可能导致持续性低热。发热通常出现在骨髓腔内大量增生的白血病细胞刺激下,可能伴有盗汗、食欲减退等现象。
2.乏力
白血病患者体内白细胞异常增多,机体正常组织器官受到压迫浸润,导致身体虚弱无力。此外,贫血也可能加剧这种不适感。乏力的感觉往往比较普遍,但程度可以从轻微感到严重不等,可能伴随嗜睡、活动后气促等情况发生。
3.面色苍白
白血病会影响红细胞的产生,使得血液中红细胞减少,进而影响到血液的携氧能力,使皮肤和黏膜出现缺氧状态,从而引发面色苍白的现象。此症状多见于贫血型白血病,可伴有头晕、心悸等症状。
4.淋巴结肿大
当白血病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广泛播散时,可能会累及淋巴结,使其体积增大。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会侵犯并破坏正常的淋巴组织,导致其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较硬,移动度差,还可能伴随压痛、红肿等现象。
5.出血倾向
白血病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干扰了巨核细胞的成熟和血小板的生成,以及白血病细胞本身具有一定的促凝活性,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而引起的。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颅内出血。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骨髓穿刺术、染色体分析等相关检查以确诊。治疗措施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或干细胞移植。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还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