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底血压治疗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包括增加盐摄入量、服用抗胆碱能药物、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应用长压型利尿剂、应用α受体激动剂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包括增加盐摄入量
通过增加钠盐摄入量来提高血容量,通常建议每天至少摄入2-3克钠。高盐饮食有助于提高血压,从而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对于存在低血压且伴有晕厥风险者,适当增加盐分摄入可预防晕厥发生。
2.服用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可用于治疗体位性低血压,需遵医嘱按时服药。这类药物能够选择性地阻断M受体,抑制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释放乙酰胆碱对效应器产生的生理作用,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延缓而减小心输出量;同时也能收缩血管平滑肌细胞,因而具有较好的升压效果。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常因从卧位转为立位时出现头晕、视物黑朦等症状,此时服用此类药物可增强心血管系统对体位变化的适应能力,减轻不适反应。
3.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
拟交感神经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可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具体用法应遵循医生指导。这类药物能模拟体内自然产生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作用,提高心脏收缩力和心率,增加血压。适用于体位性低血压伴随有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的患者。
4.应用长压型利尿剂
常用的长效利尿剂包括氢片、螺内酯片等,需要按医嘱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用。这类药物通过减少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进而降低血容量,提高血压。对于存在液体潴留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用长压型利尿剂有助于控制水肿并提升血压。
5.应用α受体激动剂
α受体激动剂如米多君、甲基多巴等,需依据医师处方,在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口服。这类药物能增强外周血管阻力,提高站立状态下血压水平。适用于存在直立性低血压且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个体。
在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快速改变体位,以免加重症状。此外,适量增加盐分摄入的同时,也要注意平衡其他营养成分,维持身体健康。
66
2024-03-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