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于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导致炎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变部位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的疾病。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软组织与骨质破坏性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细菌持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患者可能经历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还可能出现瘘管形成、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诊断通常需要进行X线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骨骼受损情况。此外,医生可能会抽取患处周围液体进行实验室分析,包括培养致病菌。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手术干预。抗生素治疗旨在清除感染源,常用药物有青霉素G钾、头孢曲松钠等;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通过清创术、开窗引流术等方式清除坏死组织。
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66
2023-12-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