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尿常规结晶什么意思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尿常规结晶是指尿液中的矿物质或蛋白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并在排尿过程中形成的微小颗粒,可能表明存在肾脏或泌尿系统的疾病。
尿常规结晶通常是由肾脏或其他器官受损后导致体内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在尿液浓缩时形成。这些结晶主要由钙盐、草酸钙等组成,当其浓度超过饱和度时就会析出形成结晶。尿常规结晶的存在可能意味着患有肾结石、膀胱炎等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尿常规检查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结晶的主要手段,可以观察到结晶成分。此外,还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查、CT扫描等方式进一步评估结晶情况以及寻找潜在病因。针对尿常规结晶的治疗取决于具体原因。如果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则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对于已经形成的肾结石则需采用药物排石或者手术取石的方法进行处理。
建议患者平时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注意避免摄入过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以免加重病情。
66
2024-03-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