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南美锥虫病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南美锥虫病是由巴西锥虫通过采采蝇传播所引起的热带寄生虫病,主要侵犯人类的心肌、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
南美锥虫病由巴西锥虫感染引起,该螺旋体经采采蝇叮咬进入人体后,在血液内繁殖,然后穿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螺旋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移行可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南美锥虫病的症状包括头痛、发热、肌肉疼痛、心慌、体重减轻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贫血、嗜睡、性格改变等症状。
诊断南美锥虫病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血涂片微孔试验、免疫学检测以及脑脊液分析等检查项目。其中,血涂片微孔试验是用于检测血液中的锥虫抗原的经典方法;而脑脊液分析则可用于评估颅内压力和是否存在炎症标志物。南美锥虫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利福平联合苯并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或氯喹进行。对于晚期神经型患者,可能需应用环磷酰胺以控制免疫介导的并发症。
南美锥虫病可通过避免蚊虫叮咬进行预防,尤其是在流行区。建议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并在睡前安装纱窗等措施来减少与采采蝇的接触。
66
2024-03-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