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注硬结感染主要是由外源性物质如药物、消毒剂等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这些外来物质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招募,以及炎症介质如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组织水肿、红斑、发热等症状。
此外,若患者在注射后未及时处理局部皮肤,导致细菌滋生,则可能导致继发性感染,增加硬结形成的风险。这与皮肤屏障受损后细菌进入血液循环有关。
预防肌注硬结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确保使用无菌技术。避免在同一部位频繁注射,以减少硬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