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协同性坏疽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协同性坏疽的治疗可能需要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清创术、截肢术、血管扩张术等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控制血糖
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如胰岛素注射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高血糖是慢性协同性坏疽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血糖可减缓病情进展并促进伤口愈合。
2.抗感染治疗
采用抗生素治疗,包括口服或静脉给予特定种类的抗生素。此措施针对由糖尿病足部感染引起的并发性坏疽提供治疗作用;旨在抑制细菌增长,防止感染扩散。
3.清创术
清创术通常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包括移除坏死组织、清除感染源并保持伤口清洁。清创术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促进愈合并预防进一步恶化至坏疽状态。
4.截肢术
当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存在严重肢体缺血或感染时,可能需要考虑截肢手术。截肢术是治疗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所致的缺血性坏疽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迅速解除患处压力,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5.血管扩张术
使用球囊导管对狭窄或阻塞的血管进行扩张,恢复正常血流。对于因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引发的缺血性坏疽具有积极作用,能改善局部供血状况。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建议采取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如低盐饮食,以减轻水肿症状。
66
2024-03-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