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可导致结肠内压增高,影响小肠吸收功能,引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是由于结肠平滑肌运动障碍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当结肠壁肌肉收缩异常或神经调节失调时,会导致结肠内容物无法顺畅通过,从而引起结肠扩张和积液。这种情况下,结肠内的压力会逐渐升高,压迫周围的组织器官,包括小肠。高结肠压会影响小肠的血流供应和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干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如果不及时处理,长期的结肠高压状态可能会导致肠黏膜受损,甚至发生肠穿孔。因此,对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的诊断需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硫酸镁进行缓解,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若患者存在慢性便秘、排便困难等现象,则可能因粪便堵塞而诱发结肠梗阻。此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巨球蛋白血症、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因素。
在临床上,如果确诊为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和洋葱,以减少肠道气体积聚。
66
2024-02-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