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多汗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多汗可能是由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焦虑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体温、心率和消化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当其功能失调时会导致多汗。这可能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出汗增多。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如抗胆碱能药阿托品可用于改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多汗。
2.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产生过多热量,从而引起多汗。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增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刺激汗腺分泌。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病情。
3.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下,植物神经受损,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出现皮肤潮红、多汗等症状。这是因为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多汗症状。
4.低血糖
低血糖状态下,机体为了提高血糖浓度而释放大量胰岛素,以减少葡萄糖从尿液中的排出,此时肾上腺素分泌也会增加,导致出汗。这是由于低血糖状态下的应激反应所引起的。轻度低血糖可通过快速摄入含糖食物进行纠正,重度低血糖则需及时就医注射葡萄糖溶液。
5.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导致出汗。这是由于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相互作用,使得压力荷尔蒙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认知行为疗法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等心理药物可帮助减轻焦虑症状,从而减少出汗。
建议关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触发多汗的因素,如辛辣饮食、高温环境或特定情绪状态。适当的实验室检测可能包括血液电解质分析、甲状腺功能测试以及空腹血糖监测。
66
2024-03-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