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

于佳 全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是一种由于ATⅢ基因突变导致抗凝血酶Ⅲ合成减少或功能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常表现为创伤后出血、手术后出血不止等。该病可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家族史调查确诊,治疗措施包括补充抗凝血因子和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是由于ATⅢ基因突变引起抗凝血酶Ⅲ分子结构异常或合成减少,导致其不能有效抑制凝血因子活性,从而引发出血倾向。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外伤后长时间持续出血、皮下瘀斑、黏膜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自发性颅内出血或其他器官出血,如胃肠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
可以通过血液凝固试验、D-二聚体检测、血小板计数以及特定的基因分析来确认是否存在抗凝血酶Ⅲ缺乏。此外还可以做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内是否有血栓形成。治疗通常需要遵医嘱通过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物或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来进行补充。对于存在明显出血风险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长期定期接受预防性治疗。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肌肉损伤,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牙龈出血引起的感染风险。
66
2024-03-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