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中医上可通过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等进行辨证。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胆汁从十二指肠反流到胃,引起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糜烂甚至溃疡等表现的一种疾病。
1、病因病机
胆汁反流性胃炎一般是由于胃肠道手术、幽门螺杆菌感染、胆道疾病、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中医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肝胆疏泄、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所致。
2、症状
胆汁反流性胃炎在发病时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反酸、烧心、嗳气、口苦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瘙痒、尿色发黄、大便发黑等症状。
3、治疗
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香砂养胃丸、木香顺气丸、四君子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需要通过中医的手术进行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西药或中药进行治疗,西药主要有熊去氧胆酸片、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中药主要有半夏泻心汤、茵陈蒿汤、柴胡疏肝散等。
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饮食,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