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起搏器综合征机制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起搏器综合征可能由心室起搏频率过高、心室起搏阈值过低、心室起搏后超极化、心室起搏后缓慢复极、心室起搏后内向钠电流增强等病因引起,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和调整起搏器参数。建议定期随访并咨询主治医师。
1.心室起搏频率过高
心室起搏频率过高会导致心肌细胞过度兴奋和收缩,进而引起心室功能受损。通过调整起搏器参数来降低心室起搏频率,如将起搏频率从100次/分调至80次/分。
2.心室起搏阈值过低
心室起搏阈值过低意味着起搏器刺激所需的电脉冲强度低于正常范围,导致心肌细胞异常兴奋。提高起搏器的工作电压以增加起搏阈值,例如将工作电压从1V提升到
3.心室起搏后超极化
心室起搏后超极化是指心室细胞在受到起搏刺激后出现短暂的膜电位负向偏移,影响了心室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和传导。应用具有抑制心室起搏后超极化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普罗帕酮、氟卡尼等。
4.心室起搏后缓慢复极
心室起搏后缓慢复极是由于心室细胞在受到起搏刺激后,其膜电位恢复过程变慢,影响了心室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和传导速度。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改善心室起搏后的缓慢复极现象,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5.心室起搏后内向钠电流增强
心室起搏后内向钠电流增强指心室细胞在受到起搏刺激后,其钠离子通道活性增强,导致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加速。采用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室起搏后内向钠电流的增强作用,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针对起搏器综合征,建议定期监测心律和心脏功能,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进行心电图、Holter监测以及血液生化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66
2024-01-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