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脾脏摘除后果

脾脏摘除的后果可能包括血小板增多、凝血功能异常、感染风险增加、免疫功能下降、贫血等。
1.血小板增多
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之一,具有清除衰老和病变细胞、抗原提呈以及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等功能。脾脏摘除后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升高。长期的高血小板状态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导致血管阻塞,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或坏死。
2.凝血功能异常
脾脏还参与调控凝血过程,其切除可能导致凝血因子产生减少,从而影响血液凝固能力。这可能使患者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严重时可引起自发性内脏出血或其他部位大量出血。
3.感染风险增加
脾脏是重要的免疫防御器官,可以过滤并清除老化及受伤红血球、滞留病原体等,脾脏摘除后这些功能丧失,使得身体对细菌、病毒感染的抵御力减弱。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清洁,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导致发热、疲劳等症状。
4.免疫功能下降
脾脏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物质和异常细胞。脾脏摘除后,免疫系统的完整性受损,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这会使个体更易受到感染,也难以有效对抗某些特定疾病,如疟疾。
5.贫血
脾脏对于红细胞也有一定的筛选作用,当脾脏被切除之后,红细胞寿命会缩短,进而诱发贫血的发生。贫血会导致身体各系统供氧不足,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
脾脏摘除术后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以评估血小板数量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同时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相关风险。
66
2024-03-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推荐文章 健康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