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外用类固醇一般指外用类固醇药物,其副作用主要包括皮肤刺激、过敏反应、皮肤萎缩、毛囊炎、感染等。
1、皮肤刺激
外用类固醇药物属于一种抗炎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的功效,但是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患者未遵医嘱使用,可能会使皮肤受到刺激,从而出现皮肤刺痛、发红等症状。
2、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且对外用类固醇药物过敏,此时在皮肤上涂抹以后,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现象,甚至还会伴有长皮疹的症状。
3、皮肤萎缩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外用类固醇药物,可能会导致皮肤萎缩,主要表现为皮肤变薄、出现红斑等。
4、毛囊炎
外用类固醇药物可能会导致毛囊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诱发毛囊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
5、感染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此时容易受到细菌等致病菌的入侵,从而出现局部皮肤感染的情况,可能会伴有皮肤发热、化脓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私自盲目使用。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