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皮肤外用类固醇副作用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皮肤外用类固醇一般指外用类固醇药物,其副作用主要包括皮肤刺激、过敏反应、皮肤萎缩、毛囊炎、感染等。

1、皮肤刺激

外用类固醇药物属于一种抗炎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的功效,但是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患者未遵医嘱使用,可能会使皮肤受到刺激,从而出现皮肤刺痛、发红等症状。

2、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且对外用类固醇药物过敏,此时在皮肤上涂抹以后,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现象,甚至还会伴有长皮疹的症状。

3、皮肤萎缩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外用类固醇药物,可能会导致皮肤萎缩,主要表现为皮肤变薄、出现红斑等。

4、毛囊炎

外用类固醇药物可能会导致毛囊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诱发毛囊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

5、感染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此时容易受到细菌等致病菌的入侵,从而出现局部皮肤感染的情况,可能会伴有皮肤发热、化脓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私自盲目使用。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66
2014-08-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