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吕坤维 肝病科 医师
北京京军国际肝病医学研究院
咨询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具有抗原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可以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检查指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通常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2-4周内出现,其高峰期为感染后的第8周,可持续12个月左右。

如果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则表示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如果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则无需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临床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则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酗酒等,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66
2014-08-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