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酮体偏高多考虑是长期饥饿引起的,也可能是剧烈运动、急性胃肠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长期饥饿
如果日常生活中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分解,从而出现尿酮体偏高的现象。建议患者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一点富含脂肪的食物,比如肥肉、鸡蛋等,也可以通过静脉点滴营养液的方式进行改善。
2、剧烈运动
如果日常生活中长期剧烈运动,可能会使体内脂肪消耗速度过快,从而导致体内酮体升高,出现尿酮体偏高的现象。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补液的方式进行改善。
3、急性胃肠炎
如果患者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胃肠道,从而诱发急性胃肠炎,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检查时会出现尿酮体偏高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并且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等症状,检查时会出现尿酮体偏高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钾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高糖、高脂肪食物。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使体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导致代谢紊乱,检查时会出现尿酮体偏高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含碘量高的食物。
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