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头面、胸背等处,主要与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饮食因素、神经功能障碍等有关,多见于成年人和婴儿,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1、原因
脂溢性皮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患有脂溢性皮炎,则子女患有脂溢性皮炎的概率会比较高。此外,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皮肤卫生,导致皮肤表面的皮脂分泌过多,容易引起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也可能会诱发脂溢性皮炎。此外,如果患者长期饮食不当,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也可能会诱发脂溢性皮炎。
2、症状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头面、胸背等处,患者可能会出现红斑、脱屑等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情严重时,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油腻性脱屑,并伴有臭味。
3、治疗方法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复方酮康唑软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此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等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如果是饮食不当引起的,建议患者平时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4、注意事项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或者化妆品,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用手抓挠患处。饮食上,建议患者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5、预后
脂溢性皮炎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皮肤护理,可能会导致疾病复发。
若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趋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