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治脾虚的穴位

赵曙光 急诊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脾虚的穴位有足三里穴、阴陵泉穴、中脘穴、内关穴、公孙穴等。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通过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强身健体、扶正培元、调理脾胃的作用,对于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方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通过按摩阴陵泉穴可以起到清利湿热、健脾利湿、调经止带的作用,对于脾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通过按摩中脘穴可以起到补益元气、健脾和胃、降逆利水的作用,对于脾虚引起的胃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通过按摩内关穴可以起到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的作用,对于脾虚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公孙穴

公孙穴位于足部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在医生指导下按摩公孙穴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泻火、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脾虚引起的胃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症状严重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6
2019-03-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