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心脏瓣膜病的术后护理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心脏瓣膜病的术后护理包括术后体位摆放、心功能监测、伤口护理、营养支持、呼吸功能锻炼等措施。如果症状有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应立即就医。
1.术后体位摆放
术后患者应采取头高脚低位,通常在麻醉清醒后立即开始,持续至术后24-48小时。此姿势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回流、减少脑水肿发生概率,从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需注意观察患者的舒适度及是否有不适感。
2.心功能监测
通过连续无创血压监测、心电图检查等方式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心脏瓣膜手术后需要密切跟踪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及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
3.伤口护理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若出现渗血、红肿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良好的伤口护理可促进愈合,减少感染风险。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而言,伤口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4.营养支持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均衡饮食,包括适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充足的营养有利于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力对抗术后可能发生的感染或其他并发状况。建议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并留意患者口味偏好及消化吸收能力。
5.呼吸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等活动,以促进肺部康复。心脏瓣膜手术后,由于身体处于恢复期,此时如果能够配合做上述动作,一般不会加重病情,而且还有利于疾病的后期恢复。
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推荐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66
2024-01-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