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扑热息痛的苯胺

秦俊伟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扑热息痛又称为对乙酰氨基酚,其中的苯胺是其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潜在致癌风险。使用扑热息痛时需监测并减少苯胺暴露。
扑热息痛中的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肝脏代谢过程中可能会转化为致癌物质。长期摄入过量扑热息痛可能导致肝脏损伤,伴随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不适以及肝区疼痛。
为评估苯胺暴露引起的肝脏损害程度,可进行肝功能测试,如ALT、AST水平检测;必要时还可做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肝脏结构是否异常。针对苯胺导致的肝脏损伤,一般首先考虑停用含苯胺药物,同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保肝药,如水飞蓟宾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非处方药品。
建议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长期服用扑热息痛或其他含苯胺药物的人群,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66
2024-02-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