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在中医上称为心悸。心悸通常是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的。
1、情志内伤
如果患者长期情绪抑郁,或者是长期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导致心脏的气机不畅,从而引起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缓解症状。
2、饮食不节
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暴饮暴食,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机体气血运行,从而出现心悸、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状。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可以适量进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3、劳逸失度
如果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导致身体过度劳累,使心脏的气机紊乱,从而出现心悸、乏力、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4、久病体虚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久病体虚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心神失养,从而引起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适量进食补益气血的食物,比如红枣、阿胶等。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脾两虚
如果患者长期饮食不当或者是久病不愈,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心脾两虚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萎黄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