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的婴儿。新生婴儿发绀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新生婴儿所处的环境温度比较低,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出现皮肤发紫的情况。此时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通过适当保暖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多喝温水的方式进行缓解。
2、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指新生儿的肺部发生炎症,可能与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绀、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
3、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可能与遗传、药物、辐射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绀、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儿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4、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炎症性病变。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绀、心悸、胸闷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5、心包炎
心包炎是指心包膜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和心包膜脏层、壁层的炎症性疾病。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绀、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如果患儿出现心脏压塞的情况,则需要通过心包穿刺术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做好新生儿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