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新免疫介入靶向治疗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新免疫介入靶向治疗可以采用免疫调节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生物制剂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进行。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来发挥作用,通常口服或注射给药。这类药物能够平衡过强或过弱的免疫反应,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后免疫应答过度激活等情况有较好的效果。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细胞表达的负性调控分子,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该类药物适用于多种实体瘤,旨在恢复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3.生物制剂治疗
生物制剂治疗包括使用单克隆抗体或其他大分子蛋白质来针对特定目标分子发挥效应。此方法可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机制是利用生物制剂模拟天然信号通路来调节免疫应答。
4.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涉及收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并对其进行修改,然后将其注入回患者体内以攻击癌细胞。这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癌症治疗,因为它能够识别并摧毁隐藏在正常组织中的癌细胞。它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复发概率。
5.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涉及将健康基因引入患者体内以替换缺失或异常的基因。该技术用于纠正某些遗传性疾病中的基因缺陷。例如囊性纤维化是由CFTR基因突变引起的,通过导入正常的CFTR基因替代突变基因,可以缓解相关症状。
在接受新免疫介入靶向治疗时,需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疲劳、食欲减退或皮肤变化。适当的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对促进治疗效果及减轻不适至关重要。
66
2024-03-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