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小板减少的后遗症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小板计数减少、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是血小板减少的后遗症,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凝血功能异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接受适当治疗。
1.血小板计数减少
血小板计数减少通常是由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导致的,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此时巨核细胞不能正常增殖分化为成熟的血小板,从而影响其寿命和分布。血小板计数低下的后果是凝血功能下降,易出现自发性出血。
2.瘀点
由于血小板数量不足,无法有效地止血,轻微创伤后容易形成瘀点。瘀点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但也可能出现在黏膜或软组织中。
3.瘀斑
当血小板减少时,机体微血管壁的完整性受损,红细胞会渗出到皮下组织中,形成瘀斑。瘀斑通常比瘀点更大,颜色更深,可能伴有疼痛或触痛。
4.鼻出血
血小板减少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功能,导致鼻腔内的毛细血管脆弱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鼻出血多发生于前部鼻孔,有时可自行停止,但严重者可持续流血。
5.牙龈出血
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牙龈血管壁变薄,使其更容易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出血。牙龈出血通常发生在咀嚼或刷牙时,可能会反复发生。
针对血小板减少的后遗症,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功能测试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或甲泼尼龙,重症患者需输注血小板。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同时注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出血风险高的物品,如硬质牙刷。
66
2024-01-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