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可以考虑中药调理、生物反馈疗法、盆底肌肉锻炼、直肠黏膜保护剂、肛门括约肌注射肉毒素等方法来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体质、舌苔脉象等情况开具方剂,通常包括补脾益气、固涩止泻类药物,如四君子汤、真人养脏汤等。服用周期一般为一至两个月。此方法通过中药调节体内气血平衡,增强脾胃功能,从而改善大便控制能力。对于因脾虚导致的大便失禁有效。
2.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训练技术,通过记录身体活动信号来帮助个体认识并控制这些活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患者学习如何识别并控制与排便相关的肌肉运动。此法有助于提高对盆底肌群的控制力,适用于管理大便失禁。需多次训练才能见效。
3.盆底肌肉锻炼
每天进行针对性的盆底肌群收缩运动,每次持续数秒钟,每日多次练习。加强盆底肌肉可提高肛门括约肌稳定性,改善大便控制能力。针对大便失禁患者具有显著效果。
4.直肠黏膜保护剂
这类药物旨在减少肠道刺激物对直肠黏膜的影响,常见的有氢氧化铝凝胶、蒙脱石散等。此类药物能够覆盖于受损处形成一层保护层,缓解炎症及不适感。适合处理因感染引起的暂时性大便失控。
5.肛门括约肌注射肉毒素
将肉毒素注入肛门括约肌内,通常每3-4个月需要再次注射。肉毒素通过阻断神经冲动传递至括约肌,使肌肉放松,从而改善大便失禁。这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
建议定期进行饮食纤维摄入量评估,以维持正常排便频率,预防便秘的发生。同时,应避免食用可能导致腹泻的食物,如高脂肪食物和某些不耐受食物,以减少大便失禁的风险。
66
2024-02-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