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吸虫病传播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经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血吸虫病主要是由血吸虫成虫在人体内产卵所致。虫卵可沉积于肠壁、肝等处,引起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和纤维化。该病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以及夜间盗汗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门脉高压、巨球蛋白血症等现象。
针对血吸虫病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粪便直接涂片镜检、血清学检测如皮内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以及肝脏超声波检查。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吡喹酮进行治疗,重症者需住院治疗并监测病情变化。对于晚期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脾切除术或门体静脉分流术。
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是避免接触受污染水源,尤其是在有流行区旅游或工作时要格外注意个人防护。若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66
2024-03-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