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液黏滞度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液黏滞度增高。
血液黏滞度升高可能与血细胞计数增多、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或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血液流动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血液黏滞度上升。血液黏滞度增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减缓,甚至形成微血管栓塞,影响组织供氧和代谢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疾病状态下,血液黏滞度持续增高可能会加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如果患者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疾病状态时,由于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多或者纤维蛋白原含量异常增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此外,若患者存在脱水、贫血等情况,也可能出现暂时性的血液黏稠度增高。
关注自身是否存在贫血、脱水等相关症状,并注意定期监测血液指标以评估血液黏滞度的变化。对于有血液黏滞度增高风险的人群,建议采取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摄入过多,同时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66
2024-01-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