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浆输注指征

付颖瑜
三级甲等
咨询

血浆输注指征通常包括预防性血浆输注、治疗性血浆输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容量不足、凝血功能障碍等。

1、预防性血浆输注

预防性血浆输注指征是指在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或者是大出血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血浆输注治疗,预防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治疗性血浆输注

治疗性血浆输注指征是指在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或者是大出血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血浆输注治疗,治疗性血浆输注主要是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浆,从而维持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

3、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能需要进行血浆输注治疗,改善自身免疫功能。

4、血容量不足

如果患者出现休克、大出血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血容量不足,此时需要进行血浆输注治疗,维持患者的血容量,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皮下瘀斑、鼻腔、牙龈出血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也需要进行血浆输注治疗,改善凝血功能。

除此之外,血浆输注还适用于出现心脏压塞、急性肾功能衰竭、肝硬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如果患者需要进行血浆输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66
2019-02-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