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栓栓塞性疾病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指血液中的凝固因子异常导致血管内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引起器官或肢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由于血液凝固因子异常引起的血液凝固过程加速,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并释放促凝物质,进而引发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最终形成血栓。该疾病的症状取决于受累部位,可能包括局部皮肤苍白、麻木、刺痛感等。
诊断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D-二聚体检测、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术等。其中,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的筛查手段;超声心动图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CT血管造影术则能显示大血管是否存在狭窄或堵塞。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措施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而溶栓治疗常用的药物为注射用阿替普酶。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静坐不动,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同时,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以免血脂增高,加重病情。
66
2024-02-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