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疹
荨麻疹性血管炎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受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这些免疫复合物包括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等,它们会刺激小血管壁产生炎症细胞浸润和水肿。皮疹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感,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红斑、水疱或风团等。
2.发热
当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会产生内源性的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出现发热的情况。荨麻疹性血管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坏死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一种疾病,此时可能会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发热。发热通常伴随着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出汗或其他全身不适症状。
3.关节痛
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关节组织,导致炎症和疼痛。此外,炎症因子的释放也会加剧关节的炎症反应。关节痛可以发生在任何关节,但常见于四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肘关节等,伴随肿胀、僵硬等症状。
4.血尿
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的肾脏也可能成为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目标,导致肾小球损伤和出血,从而引发血尿。血尿通常表现为尿液颜色改变,深至红色,严重程度不一,可能伴有腰痛或腹部不适。
5.腹痛
腹腔内的脏器如胃肠道、胰腺等也可能是荨麻疹性血管炎的靶器官之一,此时会出现腹痛的现象。腹痛的位置和性质各异,可能为持续性或阵发性,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针对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以及自身抗体筛查。必要时,还可进行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诊。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或激素类药物如,重症病例也可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充足休息,遵循医嘱调整饮食,减少摄入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如虾蟹等海鲜。